构造一个完美的边牧后躯,我们可以用肉眼觉察边牧后驱骨骼的存在,及它们所构成的优美条。
自十字部开始,包括尻、尾及后肢,称为后躯。尻部是由尾椎骨与骨盘构成,大腿骨与骨盘衔接的关节叫股关节,大腿骨只有一只,下腿骨系由胫骨与腓骨所构成,下腿骨以下是后节(即后脚踝),衔接后节与下腿骨间之骨称为跗骨,即飞节。
对边牧这个犬种要求来讲,正确的骨骼长度和角度,构成了完美的后驱。有的人说,我见有的边牧没有你所说的后驱,运动能力也很强。对的,有的边牧的后肢角度与长度的配合,在短距离或短时间中运动能力,显得比较优异,但因为消耗肌肉能量太大,无法持久,或因前驱无法承担其冲力,失去前后躯均衡的配合,而得不偿失。
骨盘
为什么骨盘的定位那么重要:
过分倾斜的骨盘,运动时后肢踏进过深,后推力受限制,推进力导向上方,不但不能充分利用推进力,枉费力源,而且会引起背腰部动摇。有时还会妨碍前驱的动作;有时为避免前驱后肢运步之困扰而抑制后肢,迫使后肢以高而短的步法进行。/
倾斜度不够,过分平的骨盘,运动时后肢踏进过浅,往后举高,后躯提高力不够,推进冲力虽然增强,但前驱负担加重,这种使前驱承担过分负担的运动,消耗体力巨大,犬及其容易疲劳,而不能持久。
标准定位的骨盘,后肢之踏进位置良好,踏进到体腹下一半之处,后推力得到充分的发挥,将推进力导向正确的方向,使后躯能适当的提高,将推进力充分的传送至前驱。且运动平稳不妨碍前肢,奠定了完美后躯的基础
大腿骨与下腿骨。
大家首先要注意一点,就是大腿骨所附着的筋肉必须宽厚、干燥结实、坚强有力,因为它是主动力的来源,不论骨骼的结构有多么标准,如果没有丰富结实、坚强有力的筋肉供给动力的话,也无法发挥取效能。
假设犬的高度是既定的,而骨盘的长度适当,定位标准的话,那么,后躯的角度与构成是否良好,则决定在大腿骨与下腿骨之长度是否理想,二间之长短比例是否正确。
1.大腿骨与下腿骨的长度都理想,二骨间的长短比例适当,构成了正确的后肢角度(110度)。
2.大腿骨与下腿骨的长度,都比理想长度短时,所构成的后肢角度则浅,步伐短。
3.大腿骨之长度理想,但下腿骨较理想长度较长时,静态站立时,后节(后脚踝)不能有效的控制体重,后躯的体重不能平稳的落在省力的支点上,容易变成X型肢势,且运动时,后节会引起动摇。
4.大腿骨过长,无法与正常的前驱平衡配合,这种后肢将阻碍前后脚的动作,产生与过斜尻类似的步态。不过有少部分犬步态有力平稳,但是因为会消耗一份额外的力量去使前驱平衡,所以无法持久。
后节(后脚踝),包括它附带的与下腿骨间的后脚踝关节(飞节),这个关节—飞节是后躯推进运动的发起点,零件虽小,作用很大,所以必须强壮、坚硬而有力。;
较长的后节在运步时,是比较短的后节的前进距离为大,那么,推进的冲力就大,换句话说,假设较长后节与较短后节在同一段时间内,步伐次数相等时,较长后节的前进速度较快,如果只求其速度的话,无疑的,长后节是有利的(关于这点可以由赛跑用猎犬的后节来证明),但长后节在运动上较为费力,以致无法持久,影响耐力,且平稳度不够,而且太长的后节常常易趋软弱,或呈X状。
一个可以信赖的原理:[笔直的骨骼,产生了最强的支撑力],也可以说,笔直的肢骨在支撑重量时,是最省力的,因为一部分肢骨不笔直时,将迫使其他的有关肢骨必须夏管内内,或向外偏倾,以求平衡,那么所消耗的肌肉能量必大。
从正后方观察边牧后躯时,让犬自然站立,具体看边牧标准图解。
正确的后肢肢势是由无缺陷而定位良好的骨盘,笔直而长度及比例适当的肢骨所构成,这种正确的后肢肢势,提供后躯于站立与运动时能达到最省力的基本要素。
X状肢势,这种肢势的后躯,于站立时较易疲劳,运步时多向外成弧形步容,捻转、运动效果差。
O状肢势,这种肢势运步时后躯不能稳定、捻转、力效差。
在犬展中,审查员观察边牧直线前进,而判断它的后肢肢势是否正确。
边牧的静态与动态有极密切的相互关系,观察一条边牧是否合乎标准,必须静态动态兼顾才能准确,甚至于动态的观察往往比只观察静态更明显、更准确。